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国家队付出,就是为国争光
赵爽在职业运动员生涯中曾经获得过 2001 年全运会团体赛第 4 名,2005年全国锦标赛团体、单打、双打第 5 名,2004 年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第 2 名。退役后在业余赛场上,赵爽获得了 2020 年全国乒乓球“业余球王”总决赛 31-50岁组女子单打的冠军。
赵爽原来的打法是左手横板、弧圈结合快攻,进入广东省队后改为反手生胶打法,王涛与陈静都曾是她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因为打法特殊,赵爽曾被调至国家队,作为李菊的陪练共同备战2000 年的悉尼奥运会。那段时间赵爽每天都看录像,模仿韩国选手的打法和技术特点,为了模仿得更像,赵爽需要“丢掉”自己的特长,当时李菊的一句话说进了赵爽心里,“为国家队付出,就是为祖国争光”。赵爽一下就想通了,“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为祖国荣誉奉献、为备战奥运尽力的,这也是我的幸运”。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赵爽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之中。当五星红旗在悉尼奥运会的赛场上冉冉升起的时候,赵爽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她说:“那一刻的喜悦很难用语言来形容,我为我们的祖国感到骄傲!”
这段缘分让赵爽从那时起成为了李菊的干妹妹,在国家队期间她们住在同一个房间,李菊说:“爽妹和我很像,都是很直率的性格,因为她的打法凶狠,我们还叫她‘小钢炮’。”深刻体会到国家队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后,回到广东队的赵爽在技术上突飞猛进,心态上的打磨也提升了她的抗压能力。赵爽说她的内心变强大了,“很感谢在国家队帮助过我的教练、队友和干姐姐李菊,正是他们的鼓励与支持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热衷于参加业余赛事的赵爽与中国乒协全民健身委员会主任陆元盛合影
严师出高徒,压力生韧劲儿
赵爽的球风果断、凌厉,发球好,正手前三板质量高,速度快、落点刁,这些都得益于她长期高质量的多球练习。说起自己“一招克敌”的制胜必杀技,赵爽认为是占了左手握拍的优势再加上生胶,让她的回球可以弹击、快拨,既下沉又速度快、落点刁。赵爽说:“生胶打的是变化,要不断给对手制造困难,给自己的正手创造机会。”为了扩大优势弥补漏洞,赵爽在训练中还尤其重视多球单练和二拉一加强的防守练习。
说起这些的赵爽不免感慨,“离开专业队的时间有点早了”。任职广东省广州市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乒乓球队女队主教练的她,选择将这份“遗憾”化为此刻执教的动力。“不是每个孩子天生就是专业的料,关键是要上台阶,少走弯路。除了队员自身不懈的努力和家长的配合,更需要教练及时掌握先进的技术,有耐心、责任感和大局观。”
赵爽曾指导过的队员王诗璐也是东北人,出生在辽宁抚顺,师徒二人性情相投,在 2012 年至 2016 年的 4 年时间里她们亦师亦友,后来赵爽把王诗璐送入了广东省乒乓球队的大门。在2023 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选拔赛中,王诗璐获得了单打冠军,同年又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乒乓球项目中获得了团体冠军。得知这个好消息的赵爽激动的情绪难以言表,她为自己的队员感到无比骄傲。
问赵爽培养优秀的运动员靠什么?她不假思索地说:“严师出高徒!适当的批评能把队员的潜力挖掘出来,压力能帮助人锻炼出韧劲儿,否则会思想松懈,失去战斗力。”同时在队员遇到困难的时候,赵爽会及时找他们谈心,共同找到问题、解决问题。
业余生活中赵爽一直在坚持打球和比赛,她很享受驰骋在业余赛场上,结交祖国各地的球友。认识她的球友都说,“赵爽自己宝刀未老,而且是一名好教练,相信她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年轻一代”。除了当个好教练培养出好苗子,赵爽另一个心愿是“家人、亲朋好友、球友们的身体都健健康康的”。
在赵爽的人生旅途中,惊心动魄的逆转时刻不多,持之以恒的坚持时刻不少。她庆幸自己一直是那个幽默、豁达、爱笑、倔强、坚韧的赵爽,未来 的路充满挑战,赵爽一直相信自己可以勇往直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选自《乒乓世界》2025年第2期
进入视频号
解锁乒乓世界更多精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