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来之不易,比任何人都更懂得珍惜”
2003年,年仅12岁、身高1米68的黄文仪被教练选中进入市队。当时对赛艇一无所知的黄文仪在“玩”了几天后,对这个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哪知进入市队后才发现“踩坑”了。
为了保持高强度训练,黄文仪的手掌常年都是溃烂粗糙的,洗脸都会划得脸疼,这对一个爱美的女生来说无疑是一件恼人的事。当时她的年纪小、力量小、基础差,省里组织的三次集训,黄文仪次次都在集训以后就“打道回府”,没能留在省队名单中。
一次次挫败并没有让黄文仪打退堂鼓,相反激起了她奋斗的决心,她刻苦训练,成绩突飞猛进。2006年,黄文仪终于成功进入省队,在接下来的全国比赛中连续摘金夺银。
回顾过去的成长经历时,黄文仪说:“因为我的机会来之不易,所以我比任何人都更懂得珍惜。”
18岁那年,黄文仪进入国家队,成为国家赛艇队最年轻的队员。在2012年世界杯比赛时,国外媒体记者在采访中提问黄文仪,问她是不是觉得老外选手比中国人更厉害,黄文仪立即回击:“我才是老外眼中更厉害的老外!”第二天大赛现场,国外媒体把长枪短炮对准黄文仪,想要看她“出洋相”,谁知黄文仪一举夺得冠军,用实力狠狠打脸了提问的媒体。
“把低谷当跳板,熬过去就是晴天”
2012年之后,黄文仪开始爆发,迎来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她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2012伦敦奥运会亚军、2016里约奥运会季军、4枚世界杯冠军奖牌、2枚亚运会冠军奖牌……黄文仪从当年国家队初出茅庐的“新人”变成了经验丰富的“老将”,这期间,她也曾遇到过几乎无法逾越的低谷。
2015年全国锦标赛,黄文仪所在的国家队早早淘汰,被剥夺参赛资格,她的职业生涯遭受了一记重击。退赛后,黄文仪拉上行李箱在北京瞎逛,一个人从天亮走到天黑,一肚子委屈边走边哭。就这样在北京城漫无目的走了七天,到了第七天,她突然醒悟了,“越是逆境,越不能认输,越要证明自己”。
为了重新赢得掌声和尊重,黄文仪调整心态,以一个新人的姿态再次出发。当其他队员还在休假时,黄文仪已经在训练场开始了一个人的战斗。
她说:“把低谷当跳板,熬过去就是晴天。”一年时间,黄文仪艰难蜕变,突破了自己的历史最好成绩,最终在2016年代表国家队出征里约奥运会并夺得铜牌,成为中国赛艇历史上第一位连续在两届奥运会上夺得奖牌的运动员。
“在后悔和遗憾这两个天平之间,宁愿选择遗憾”
2017年,黄文仪一度短暂退役,正准备出国深造的她突然接到电话:东京奥运会缺人,希望她能复出。在奥运会与出国深造之间,黄文仪纠结了许久,最后她想明白了,“人生不过短短几十载,人生的意义不是为了优渥的物质生活,宁可直视付出后劳而无功,也不愿甘居人下不战而降。在后悔和遗憾这两个天平之间,宁愿选择遗憾”。
经过近三年的艰苦备战,受困于年龄大、伤病多等原因,黄文仪最终无缘东京奥运会,但她还是坚持到了2021年陕西全运会的赛场。
2021年全运会对黄文仪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这次比赛,既是黄文仪的圆梦之旅,也是她的收官之战,拿完这枚金牌,黄文仪就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黄文仪直言,自己在全运会赛场上就是“咬紧牙关、拼死一搏”,全靠意志去顶,最终她拿下全运会金牌,也一度透支到领完奖牌后直接躺上了救护车。
退役后的黄文仪,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成为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一名教师。她表示,不想成为一个一辈子呆在舒适圈的人,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从零开始,每天面对不同的课题,自己感到开心和满足。
为初心而战,为梦想加冕
每一份荣耀的背后
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暗夜
唯有踽踽独行的坚持和信仰
才真正值得赞叹和敬佩
做自己的对手
突破过去的自己
用奋斗回答青春
加油,外校人!
现场互动
Q:您在演讲中多次提到“咬牙去顶”,请问您是如何咬牙挺过这么多难关的?
A:一定要有心中目标,好胜心驱使我一定要去赢得比赛,找到目标,就能有达成目标的动力,这是最关键的。
Q:我也曾经有过一个体育梦,请问如何平衡体育与学习这两者的冲突呢?
A:学习与运动这两者没有冲突,很多学习优秀的人,他们的体育成绩也都十分优秀。运动能帮你调节你的学习状态,不要把学习或是运动当作一种任务去完成,享受这两者,你的学习和运动才能互相平衡、共同成长。
Q:请问您有什么兴趣爱好吗?
A:从十几岁时,我就规划未来人生一定要实现梦想,走出去才有未来。如果说有什么兴趣爱好,我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学英语,一个运动员如果能熟练掌握英语,那么他(她)就能很快走上国际舞台。
来源:广外外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