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的年龄仍能保持这么高的状态,在强手如林的欧洲手球界,翟超的脱颖而出让所有人都为之一振。旅欧的几年里,翟超凭借她那种不服输的劲头一步步站稳脚跟,这也是众人在评价她时一致认同的。
翟超的父亲在评价女儿时说,翟超从小身体素质就好,可能也是跟一家子都是搞体育的有关,许多教练都说过,翟超打球的风格趋向男性化,再加上她性格争强好胜,所以她的
成长过程始终是一种向上的势头。对于她的成长,母亲表示,外人看她可能是处处好强,但在我们眼里她也有脆弱的时候。2001年她刚到丹麦不久就因膝盖手术耽搁了大半年,当时还是人生地不熟,天天拖着条伤腿一个人过,说我们不心疼那是假的,翟超打电话回来也一个劲诉苦,说想回家。小时候她也因为一些挫折哭着喊着说不练了,但最终还是挺过来了。孩子曾说过,爸、妈,我一定不会给中国人丢脸。我们了解孩子的性格,相信她也一定能挺过来。
在国外俱乐部,翟超受的要求是最严格的。刚去国外时翟超一直想不通,跟家里人说教练总是把她当做“靶子”,一输球就把责任都推给她。为这事父亲曾专门开导过她。父亲说,你要是一点作用没有人家找你来干嘛,教练对你高要求是把你当做核心球员看,你应该多从教练的角度考虑。
现如今,翟超也通过学习向教练员角色过渡,通过带当地的少年队,她不仅从实践中学习到了很多教练知识,还在当地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母亲说,翟超的性格比较直爽,和外国人的思维方式比较接近,这也让她很快就融入到欧洲的氛围里。很多少年队都争着请她来当教练。
翟超早在北京队时就以性格直率、不服输为人知,她的热心肠是大家对她的一直认可。翟超母队教练王琳伟说,在北京队时,翟超的责任心最强,赛场上不仅对自己高要求,对年轻队员也是有错必纠,而在场下谁有困难她总是毫无保留的提供帮助。
王琳伟说,得知翟超获奖后,大家奔走相告,都真心地为她高兴,以她这种年龄在国外,不仅要能打还要打好,是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从她身上除了那股不服输的劲,还可以看到一种执著的事业心。翟超曾表示,出国的目的就是为国家服务。翟超从未因俱乐部的赛事而耽误国家队比赛,2001年,翟超因伤做了手术,在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仍义无反顾回国代表北京队参加九运会。
在国内手球运动开展并不普及的现状下,翟超无疑给国内球员树立了一个榜样,同时也给中国手球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