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林诗栋被“双杀”,赛后前国手王楠说重点,王励勤遇考验

  • Home
  • 助威创意分享
  • 世界第一林诗栋被“双杀”,赛后前国手王楠说重点,王励勤遇考验

在乒乓球界顶着全球第一的光环,年轻选手们却常常在关键时刻失去好局。那他们究竟该如何跨越这道心理的门槛呢?

7月25日,厦门乒超联赛的现场气氛紧张而激烈。19岁的林诗栋在对阵樊振东和赵子豪的比赛中,手握领先的优势却两次被逆转。他在关键分的处理能力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不仅揭示出年轻运动员在技术上的短板,还折射出现今中国乒乓青训体系面临的严峻挑战:新星们在顶级赛场上承受着过早的排名压力,如何通过心理锻炼来应对这些挑战?

看直播时,有一个细节让我心揪——在对阵樊振东的第二局,比分来到10-9时,林诗栋在正手位的回球显得有些保守,结果被樊振东抓住机会,完成反攻。这一时刻的技术变形,正好体现了运动心理学中的“Choking现象”。研究表明,21岁以下的运动员在面对高压时,技术动作的不稳定性比老将高出37%。而大脑前额叶皮层的发育程度,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抗压能力。回想东京奥运周期崛起的张本智和,他也经历过类似的困境——在2019年世界杯上握有6个赛点却被马龙逆转,之后日本乒协迅速调整策略,安排他持续参加低级别赛事,以重建信心。

展开全文

实际上,林诗栋这次经历也算是一种“学费”。去年,王楚钦在面对马龙的六连败中,刘国梁更是果断将他送往青海高原进行特训。而从效果来看,王皓为樊振东设计的关键局点三分制特训也显然是成功的——在关键分上敢于搏杀,才能突破心理的界限。教练组真的应该学习一下日本队的做法,为年轻球员量身定制成长曲线,不要让他们的成长节奏被排名所牵制。看看赵子豪是怎样在逆境中崛起的——他25岁才开始崭露头角,这反而锻炼了他坚韧的特质。

林诗栋现在需要的,绝不是那虚幻的世界第一名号,而是像当年的马琳一样,在二队里不断打磨自己的正手攻击力。那些急于呼吁换人的声音,是否想过谁不是在失败中爬起来的呢?张继科当年在省队的失利也让他获得了成长的机会,最终成就了他的“大满贯”之路。所以,给这些天才少年一些时间,别让他们在舆论的高压锅中被击垮。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